2019.08.16
近日,社交媒体上被关于中国女性穿衣自由的话题刷屏,引发了大家关于女性权利、地位、性别平等等问题的热议,也掀起了大家对于中国和西方女性穿衣开放程度的对比。
比起中国,包括整个亚洲地区,在文明更开放的欧美发达国家,女性衣着打扮明显更开放与自信,女生不穿 bra 是较普遍的行为。前几天,裸体合法的巴塞罗那政府,还要求当地游泳池,不能出现「禁止裸上身」的规定,让女性拥有泳装自由。
欧洲女性解放的历史
大家可曾想过,西方在形成相对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过程中,也曾经历过波折和争议。跟中国封建社会的陋习「三寸金莲」一样,西方女性也受到繁琐的紧身胸衣、裙撑和长裙等外在因素的束缚。

Paul Poiret 的作品 | 图片来源:MET Museum
直到20世纪初,法国时装设计师 Paul Poiret(保罗·波列),将宽大的裙身改成了紧身式长裙,才逐渐将女性从紧身胸衣中解脱出来,同时奠定了现代时尚的根基。

Chanel 小黑裙| 图片来源: Medium

Chtistian Dior 设计的 New Look | 图片来源: Harperbazzar
一战结束后,Coco Chanel 根据职业妇女的需求,抛弃了一战前那些繁琐的长裙和装饰,发明了长度在膝下的小黑裙,形成了经典著名的「Chanel套裙」风格;1940年代末,顶着国际上对裙子长度的非议,Christian Dior 把裙长改短至脚踝以上,设计出优雅、迷人的「New Look」系列。
1960年代,裙子的长度终于迎来了一次大改革,短至膝上20厘米的超短迷你裙,开始在大众女性中普及。这对于长期以来不能接受提高裙摆的西方社会来说,是一次颠覆性的革新和转变。而在这背后推波助澜的人,就是来自英国伦敦的设计师 Mary Quant。
「半路出家」的时装设计师

Mary Quant 与丈夫 Alexander Plunket Greene,1960 | 图片来源: Mary Quant Archive
Mary Quant 于1934年出生在伦敦 Blackheath,曾在 Goldsmiths College 学习插画,以及女帽商 Erik 担任学徒。但她从未进行过专业的服装设计学习。
1955年,她与丈夫 Alexander Plunket Greene 在伦敦 The King’s Road 开设了第一家服装店 「Bazaar」。不久,她发现很难找到自己想卖的衣服, 便决定开始自学服装设计并在店里贩卖。

位于 King’s Road 的 Bazaar | 图片来源: Artfund
Mary Quant 希望可以设计出有趣的时装,让女性可以自由地奔跑、跳跃和活动。她将简洁流畅的线条、宽松的廓形、鲜艳丰富的色彩和方便打理的面料结合,赋予当时普通大众女性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选择权。

一名模特拿着Bazzar 的购物袋,1959 | 图片来源: Mary Quant Archive
凭借对时尚和色彩等方面敏锐的天赋,Mary Quant 设计的前卫实穿的服装,很快就获得了大批年轻时髦女性的喜爱,Bazaar 店铺的门口排起了长队。同时也吸引了 The Chelsea Set 和 Mods 群体,逐渐成为了伦敦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。
迷你裙与女性解放
迷你裙是 Mary Quant 最有标志性的设计。虽然迷你裙的真正发明者一直存在争议,但在1960年代,Mary Quant 以伦敦为发源地推动了这股时尚潮流,并影响了全球,是名副其实的「迷你裙之母」。

街上穿着迷你裙的时髦女孩儿,1964 | 图片来源: Instagram
但是在 Mary Quant 本人看来,街上的女孩们才是迷你裙真正的发明者,她只是依照她们的要求,制作出年轻、简约和实穿的服装,让她们活动更方便,并根据她们的喜好把裙子剪成不同长度。

Twiggy 演绎的 Mary Quant 时装成为了经典画面,1964 | 图片来源: Flashbak
由于1930年代至1950年代保守主义的盛行,迷你裙的大胆突破挑战了传统,对保守主义者造成了威胁。Mary Quant 告诉《时尚》杂志的编辑,「有些中年商务男子甚至砸碎 Bazzar 的橱窗,骂我们伤风败俗。」连 Coco Chanel 女士都评价迷你裙,「简直糟糕透了。」

图:20世纪20年代曾掀起的短裙文化。因口服避孕药还未出现,当时的女性虽崇尚自由和开放,但在行为上依然比较收敛。
但这依然不能阻挡迷你裙的大范围普及,它象征着自由和解放的精神,与「婴儿潮」过后出生,被赋予自主选择服装权利的年轻女性,产生了巨大的共鸣。此外,口服避孕药的发明开启了性解放运动,使得迷你裙的流行更具时代的意义。
Mary Quant 以她最喜欢的汽车「Mini Cooper」,给迷你裙正式命名,「Mini Cooper 和 Mini Skirt 一样,它满足了人们所有的遐想,看起来很乐观、有活力,年轻且性感。」如今,Mini Skirt 和 Mini Cooper 一起成为了英伦风格的象征。

Mary Quant PVC 雨衣,1963 | 图片来源:Mary Quant Archive
除了迷你裙,雏菊 Logo、紧身毛衣和 PVC 雨衣等元素都是 Mary Quant 的标志性设计,它们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,以及1960年代著名模特 Twiggy 形象的传播,将女性自由意识推向了高潮。
V&A 的 Mary Quant 回顾展
今年4月6日,Mary Quant 的回顾展在伦敦 V&A 博物馆(Victoria & Albert Museum)开幕,展出了她从1955年至1975年间的120多件标志性的时装、配饰、化妆品、设计草图和档案照片。

Mary Quant 于1967年推出的鞋履系列,以及她标志性的雏菊Logo | 图片来源:The Guardian
据估计,当年700万女性的衣橱中,至少就有一件属于 Mary Quant 的设计。为了这次展览,V&A 策展团队向公众募集 Mary Quant 的作品,最终从收到的800多份回复中,选出35件设计作品、50多张图片展出。

Mary Quant 1971年推出的 Beauty Bus | 图片来源:W Magazine
如今,Mary Quant 的名字,标志着女性独立和解放精神的时尚风格,定义了60年代的时尚。这次展览,想必可以让更多现代的年轻人,认识到在上个世纪,曾有一位女性为时尚界和大众女性作出的贡献,并影响至今。
性别平权任重而道远
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,过去还是现在,女性在争取平等的路上一直充满荆棘。
民国时期,曾有追求开放的女性,因身穿裸露肌肤的轻薄纱料背心,而受到保守人士的抨击,称之为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,实为不成体统,不堪寓目者。」当时的上海政府还发布公告,女性只要穿低胸露乳、露胳膊和小腿的服装,就会被逮捕入狱。

由于受到西方开放思潮的影响,一场以解放女性身体为号召的「天乳运动」开始酝酿,在大众媒体和知识分子的鼓励下,女性们开始抛弃危害身心的束胸,解放天然乳房,女性地位也随之逐渐提高。
改革开放后直到今天,我国女性的穿着打扮更加多元化和开放,在衣着打扮上,并无受到太多明文规定的限制。可难的是,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、物化女性与刻板印象等现象仍存在,中国女性离真正意义上的穿衣自由还有一定距离,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,穿衣自由的话题依然会引发大众热议的原因。

在实现女性穿衣自由之前,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像 Mary Quant 这样的幕后推手,还有整个社会文明体系的完善和进步。正如微博博主 @李子李子短信 所说的,「所谓的穿衣自由,根本就不是『自由』的问题,而是一个社会规训(Discipline)的问题。」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以及穿衣自由,任重而道远。
只有社会全体抛弃性别带来的刻板印象,消除「男主外,女主内」这样的性别定型观念,从思想上跨出平等的第一步,那一天才会有能到来。
原文发表于 FASHIONOMY